python中的递归问题,求圆周率

python中的递归问题,求圆周率

<span>python中的递归问题,求圆周率</span>

以上面一个公式为例:

import numpy as np
def getPi(n):
    if n == 0:
        return np.power(-1,n)*(1.0/(2*n+1))
    else:
        return np.power(-1,n)*(1.0/(2*n+1))+getPi(n-1)
    
print 4*getPi(100)

  

 

可以通过上面一个递归实现。

参考

特点:

①递归就是在过程或者函数里调用自身。

②在使用递归策略时,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递归条件,称为递归出口。

③递归算法解题通常显得很简洁,但递归算法解题的效率较低。所以一般不倡导使用递归算法设计程序。

④在递归调用的过程当中系统的每一层的返回点、局部变量等开辟了栈来存储。递归函数次数过多容易造成栈溢出等。

   所以一般不倡导用递归算法设计程序。

要求:

递归算法所体现的”重复”一般有三个条件:

①每次在调用规模上都有所缩小(通常是减半)。

②相邻两次重复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前一次要为后一次做准备(通常前一次的输出就作为后一次的输入)。

③在问题的规模极小时必须用直接接触解答而不再进行递归调用,因而每次递归调用都是有条件的(以规模未达到直接解答的大小为条件),

   无条件的递归调用将会成为死循环而不能正常结束。

 

每当你调用一个函数,在这个函数执行前都会将之前的代码地址(也就是调用点)入栈,等被调用的函数执行完将地址出栈,程序根据这个数据返回调用点。
若递归调用次数太多,就会只入栈不出栈,于是堆栈就被压爆了,此为栈溢出。

 

python中的解决办法:

1、人为设置递归深度

import sys
sys.setrecursionlimit(1000000) #括号中的值为递归深度

  事实上并不能完全解决,太多还是会程序崩溃的。

 

2、所谓的尾递归

import numpy as np

def getPi(n,m):
    if n == 0:
        return m+np.power(-1,n)*(1.0/(2*n+1))
    else:
        return getPi(n-1,m+np.power(-1,n)*(1.0/(2*n+1)))
    
print 4*getPi(100,0)

  尾递归参考:https://www.cnblogs.com/hello–the-world/archive/2012/07/19/2599003.html

尾递归的写法就是将操作的值作为参数传递,事实上,python并不支持尾递归的优化!而且对递归的次数有限制,当递归深度超过1000时,会抛出异常。

故对于继续研究突破递归次数的话,虽然有高手找到解决办法,并没有太大意义。

 

3、利用迭代的方式,而不是使用递归(譬如,reduce)

import numpy as np

s = reduce(lambda x,n:x+np.power(-1,n)*(1.0/(2*n+1)),[np.power(-1,0)*(1.0/(2*0+1))]+range(1,100000))
print 4*s

s = reduce(lambda x,n:x+np.power(-1,n)*(1.0/(2*n+1)) if x>0 else np.power(-1,x)*(1.0/(2*x+1))+np.power(-1,n)*(1.0/(2*n+1)),\
          range(0,100000))
print 4*s

  可以看到,利用reduce函数是处理这类问题的比较好的办法。用一句话总结:

                                                  普通程序员用迭代,天才程序员用递归!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19477.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tensorflow2.2_实现Resnet34_花的识别[通俗易懂]

    tensorflow2.2_实现Resnet34_花的识别[通俗易懂]残差块    Resnet是由许多残差块组成的,而残差块可以解决网络越深,效果越差的问题。    残差块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weightlayer表示卷积层,用于特征提取。F(x)F(x)F(x)表示经过两层卷积得到的结果。xxx表示恒等映射。F(x)+xF(x)+xF(x)+x表示经过两层卷积后与之前的卷积层进行结合。所以F(x)F(x)F(x)和xxx代表的是相同的信号。作用:将浅层网络的信号递给深层网络,使网络得到更好的结果。批量归一化(BatchNormaliz

    2022年9月28日
    0
  • Root apk 2021_proguard混淆jar包

    Root apk 2021_proguard混淆jar包backdoor-apk从名字上我们就能知道它的用途了,没错就是用来制作APK后门的。这款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功能也很强大!话不多说,下面我们直接进入正题。首先,让我们对它进行安装,在安装前我们需要先安装它的一些依赖lib库文件:apt-getinstalllib32stdc++6lib32ncurses5lib32z1这里询问我们,对这些安装的服务,当他们更新时不再进行询…

    2022年8月20日
    5
  • Trie树

    Trie的核心思想是空间换时间。利用字符串的公共前缀来降低查询时间的开销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Trie的简单实现(插入、查询)

    2021年12月18日
    51
  • UART配置调试指南[通俗易懂]

    UART配置调试指南[通俗易懂]UART配置(硬件描述)1.根据原理图,查找相关的i2c引脚对应的GPIO值,以GPIO16作为UART1_TX,GPIO17作为UART1_RX为例。2.查找GPIO16与GPIO17对应的BLSP,以及检查GPIO16与GPIO17是否可以作为UART来使用。根据文档,GPIO16与GPIO17对应BLSP3。GPIONUMBERF

    2022年10月18日
    0
  • java outputstream转为inputstream(java传递流)

    本文转自 https://blog.csdn.net/lmy86263/article/details/60479350在Java中InputStream和String之间的转化十分普遍,本文主要是总结一下转换的各种方法,包括JDK原生提供的,还有一些外部依赖提供的。1、InputStream转化为String1.1JDK原生提供方法一:byte[]bytes=newbyt…

    2022年4月16日
    70
  • 安卓手机上超好用的4款C语言IDE(附下载地址)

    安卓手机上超好用的4款C语言IDE(附下载地址)**如果找不到这几款编译器的可以联系我,我发给你QQ:1873564884**电脑有时太麻烦,不方便随时运行测试结果,手机上有不少编译器,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拥有一款好的编译器也是成功的一部分。话不多说让我们来看看。1:C4droid汉化版这款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毕竟我原来也用过,感觉很菜,点击编译后没反应,上网查找说要安装gcc插件,而且要自己要自己找安装目…

    2022年5月6日
    15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