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学习笔记:resize函数改变图像的大小

OpenCV提供了resize函数来改变图像的大小,函数原型如下:void resize(InputArray src,OutputArray dst,Size dsize,double fx=0,double fy=0,int interpolation=INTER_LINEAR );先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意思:src:输入,原图像,即待改变大小的图像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

OpenCV提供了resize函数来改变图像的大小,函数原型如下:

void resize(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Size dsize, double fx=0, double fy=0, int interpolation=INTER_LINEAR );

先解释一下各个参数的意思:

src:输入,原图像,即待改变大小的图像;

dst:输出,改变大小之后的图像,这个图像和原图像具有相同的内容,只是大小和原图像不一样而已;

dsize:输出图像的大小。如果这个参数不为0,那么就代表将原图像缩放到这个Size(width,height)指定的大小;如果这个参数为0,那么原图像缩放之后的大小就要通过下面的公式来计算:

dsize = Size(round(fx*src.cols), round(fy*src.rows))

其中,fx和fy就是下面要说的两个参数,是图像width方向和height方向的缩放比例。

fx:width方向的缩放比例,如果它是0,那么它就会按照(double)dsize.width/src.cols来计算;

fy:height方向的缩放比例,如果它是0,那么它就会按照(double)dsize.height/src.rows来计算;

interpolation:这个是指定插值的方式,图像缩放之后,肯定像素要进行重新计算的,就靠这个参数来指定重新计算像素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 INTER_NEAREST – 最邻近插值
  • INTER_LINEAR – 双线性插值,如果最后一个参数你不指定,默认使用这种方法
  • INTER_AREA – resampling using pixel area relation. It may be a preferred method for image decimation, as it gives moire’-free results. But when the image is zoomed, it is similar to the INTER_NEAREST method.
  • INTER_CUBIC – 4×4像素邻域内的双立方插值
  • INTER_LANCZOS4 – 8×8像素邻域内的Lanczos插值

使用注意事项:

1. dsize和fx/fy不能同时为0,要么你就指定好dsize的值,让fx和fy空置直接使用默认值,就像

resize(img, imgDst, Size(30,30));

要么你就让dsize为0,指定好fx和fy的值,比如fx=fy=0.5,那么就相当于把原图两个方向缩小一倍!


2. 至于最后的插值方法,正常情况下使用默认的双线性插值就够用了。

几种常用方法的效率是:最邻近插值>双线性插值>双立方插值>Lanczos插值;

但是效率和效果成反比,所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酌情使用。


3. 正常情况下,在使用之前dst图像的大小和类型都是不知道的,类型从src图像继承而来,大小也是从原图像根据参数计算出来。但是如果你事先已经指定好dst图像的大小,那么你可以通过下面这种方式来调用函数:

resize(src, dst, dst.size(), 0, 0, interpolation);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2672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