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链表排序]—-对双向链表中结(节)点的成员排序(冒泡排序)「建议收藏」

[双向链表排序]—-对双向链表中结(节)点的成员排序(冒泡排序)「建议收藏」双向链表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稳定放心使用

1. 双向链表的定义


【百度百科】

双向链表也叫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结点中都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直接前驱。所以,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结点开始,都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结点和后继结点。

  • 链表中的每个节点的成员由两部分组成:
    1. 数据域:专门用来保存各个成员的信息数据。
    2. 指针域:专门用来与其他节点链接。

2. 结构体中的两个重要指针


直接后继 & 直接前驱
  • 直接后继:我个人习惯称之为后向指针,也习惯定义为pnext,该指针指向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为尾节点,那么pnext指向NULL

  • 直接前驱:同样我习惯称之为后向指针,也习惯定义为prev,该指针指向前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为头节点,那么prev指向NULL


3. 双向链表中节点的成员排序(冒泡排序)


在排序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明确我们操作的链表的头节点的数据域是否写有数据>

因为有时候程序员写代码时为了链表方便操作会专门创建一个表头(头结点),即不存放数据的表头。


3.1头节点数据域为空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段代码: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20];
	float score;
	struct student *prev;
	struct student *pnext;
}STU,*PSTU;
//1.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结构体,有数据域(前三个)和指针域(后两个)两部分
//2.将结构体和结构体指针分别重命名为STU,PSTU

冒泡排序代码如下:

#incldue <stdio.h>

PSTU score_sort(PSTU head)				  //函数返回值为头指针,形参也为头指针
{
	int i=0,j=0;
	int n=num_of_stu(head);              //调用统计节点个数的函数
	PSTU p=head;                         //定义两个临时指针来进行数据处理
	PSTU pn=head;                        //p和pn总是两个相邻的节点,且pn在p之后
   //****冒泡排序****//
	for(i=0;i<n;i++)
	{
		p=head->pnext;
		pn=p->pnext;
		for(j=0;j<n-1-i;j++)
		{
			if(p->score < pn->score)          //判断,条件成立之后交换位置
			{
				if(pn->pnext==NULL)           //判断是否为尾节点
				{
					//**交换位置代码**//
					p->pnext=pn->pnext;
					pn->prev=p->prev;
					pn->pnext=p;
					p->prev->pnext=pn;
					p->prev=pn;
					//**位置交换结束**//
				}
				else
				{
					//**交换位置代码**//
					p->pnext=pn->pnext;
					pn->prev=p->prev;
					pn->pnext->prev=p;
					p->prev->pnext=pn;
					//下一行请注意//	
					pn->pnext=p;
					p->prev=pn;
					//**位置交换结束**//
					pn=p->pnext;      //位置交换结束之后进行指针偏移,pn指向p的下一个节点
				}
			else                                       //条件不成立
			{
				p=p->pnext;
				pn=p->pnext;
					//如果未发生位置交换,则两个指针都要发生偏移
			}
		}
	}
	return head;		
}

重点:
在上一段代码中一定要注意我在代码前面注释的那一行,并且要与不是尾结点的情况对比来看,你会发现少了一行代码, pn->pnext->prev=p,我先解释一下这一行代码是什么意思,从上面的代码可以看出两个临时指针的位置关系为p总是在Pn的前面,那也就是说满足交换位置条件之后进行位置交换,交换之后两个临时指针位置就随之交换,在交换的过程中,假如有尾结点,那么pn的后向指针指向NULL,随之 pn->pnext->prev 就会出现段错误


3.2头节点数据域不为空(一般不建议)

这种方式在数据处理上面会比较麻烦,一旦头结点的数据发生位置交换(比如排序,插入结点,删除结点等),那么在函数的封装是就要考虑将新的头结点返回。

接下来我们来看几段代码:

typedef struct student
{
	int num;
	char name[20];
	float score;
	struct student *prev;
	struct student *pnext;
}STU,*PSTU;
//1.首先我们定义一个结构体,有数据域(前三个)和指针域(后两个)两部分
//2.将结构体和结构体指针分别重命名为STU,PSTU

冒泡排序部分核心代码如下:

#incldue <stdio.h>

PSTU score_sort(PSTU head)				  //函数返回值为头指针,形参也为头指针
{
	int i=0,j=0;
	int n=num_of_stu(head);              //调用统计节点个数的函数
	PSTU p=head;                         //定义两个临时指针来进行数据处理
	PSTU p1=head;                        //p和pn总是两个相邻的节点,且pn在p之后
   //****冒泡排序****//
	for(i=0;i<n;i++)
	{
		p=head->pnext;
		pn=p->pnext;
		for(j=0;j<n-1-i;j++)
		{
			if(p->score < pn->score)          //判断,条件成立之后交换位置
			{
				if(j==0)//***重点参考                //判断头结点是否会参与位置交换
				{
					head=p1;
					p->pnext=p1->pnext;
					p1->prev=p->prev;
					p1->pnext=p;
					p1->pnext->prev=p;
					p->prev=p1;
					
					p1=p->pnext;
				}
				 ......//中间省略部分代码//......
				else
				{
					//**交换位置代码**//
					p->pnext=pn->pnext;
					pn->prev=p->prev;
					pn->pnext->prev=p;
					p->prev->pnext=pn;
					//下一行请注意//	
					pn->pnext=p;
					p->prev=pn;
					//**位置交换结束**//
					pn=p->pnext;         //位置交换结束之后进行指针偏移,pn指向p的下一个节点
				}
			else                                       //条件不成立
			{
				p=p->pnext;
				pn=p->pnext;
					//如果未发生位置交换,则两个指针都要发生偏移
			}
		}
	}
	return head;		
}

重点:
在看上面的代码时我们需要与3.1节的内容对比来看,因为3.2节的中要单独考虑的情况有四种:

  • 头结点发生改变:
    重点要考虑头指针的的前向指针为NULL;
  • 尾结点发生改变:
    重点要考虑尾结点的的后向向指针为NULL;
  • 有且仅有两个结点(即头结点和尾结点):
    重点要考虑头指针的的前向指针为NULL且尾结点的的后向向指针为NULL;
  • 发生位置交换的结点不包含头结点和尾结点:
    这种情况下交换位置的6行代码都不能少;
以上就是就是本次的所有内容,朋友如若发现问题,随时欢迎交流,希望能帮到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83253.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WinHttp应用demo

    WinHttp应用demo#include#include#include#pragmacomment(lib,”winhttp”)structcallback_param_t{HINTERNEThInet;DWORDdwErrCert;};staticVOIDCALLBACKSyncCallback(HINTERNET,DWORD_PTR,DWORD,

    2022年7月11日
    15
  • qq怎样防盗 qq密码如何防盗[通俗易懂]

    qq怎样防盗 qq密码如何防盗[通俗易懂]1.去腾讯申请密码保护,这样如果密码被激活成功教程或自己忘记了还可以利用密码保护功能取回来。2.QQ密码的位数一定要超过8位,而且最好包含数字、字母和特殊符号,否则以现代计算机的超强计算能力,要想暴力激活成功教程你的QQ密码简直是易如反掌。3.不要在QQ中填入真实的年龄、E-mail等敏感消息,更不能告诉任何人,小心行得万年船。4.不要随意运行别人发给你的文件,即便那些看起来很诱人的…

    2022年7月20日
    13
  • Linux(centos7)离现安装kubernetes1.19.2和docker——组件部分

    Linux(centos7)离现安装kubernetes1.19.2和docker——组件部分

    2021年5月15日
    117
  • SqlTransaction的解析

    SqlTransaction的解析SqlTransaction类表示要在SQLServer数据库中处理的Transact-SQL事务。无法继承此类应用程序通过在SqlConnection对象上调用BeginTransaction来创建SqlTransaction对象。对SqlTransactio

    2022年5月1日
    47
  • 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面试_数据结构与算法面试题80道

    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 面试_数据结构与算法面试题80道(1)红黑树的了解(平衡树,二叉搜索树),使用场景把数据结构上几种树集中的讨论一下:1.AVLtree定义:最先发明的自平衡二叉查找树。在AVL树中任何节点的两个子树的高度最大差别为一,所以它也被称为高度平衡树。查找、插入和删除在平均和最坏情况下都是O(logn)。增加和删除可能需要通过一次或多次树旋转来重新平衡这个树。节点的平衡因子是它的左子树的高度减去它的右子树的高度(有时相反)。…

    2022年8月18日
    6
  • 服务器硬件基础知识

    服务器硬件基础知识服务器的概述计算机的硬件主要有主机和输入/输出设备。主机包括机箱,电源,主板,CPU(中央处理器),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光驱等。输入/输出包括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摄像头,打印机和扫描仪等。服务器服务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运行相应的应用软件,为网上用户提供共享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的一直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的选择:处理器性能,I/O性能,管理性,可靠性,扩展性。同样…

    2022年7月22日
    11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