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替换_能力复用

stm32f103替换_能力复用文章来源:刚接触STM32F103,在尝试编写“按键中断”和“PWM呼吸灯”程序的时候,发现例程都用到了管脚复用AFIO://打开管脚复用AFIO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ENABLE);写到“232USART串口通信”程序时,当我非常自信的写下上面这句代码后,发现例程里面却没有这句话,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查了很多资料,加上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稳定放心使用

文章来源:

刚接触STM32F103,在尝试编写“按键中断”和“PWM呼吸灯”程序的时候,发现例程都用到了管脚复用AFIO:

//打开管脚复用AFIO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ENABLE);

写到“232USART串口通信”程序时,当我非常自信的写下上面这句代码后,发现例程里面却没有这句话,很让人摸不着头脑……查了很多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发现AFIO的使用还是有点内容值得总结一下的。

AFIO介绍:

MCU有对外管脚,包括CPU的管脚和内置外设(PWM,TIM,ADC……)的管脚;
他们都需要对外接口IO,但是管脚总数是有限的,有的管脚既作为普通IO,也作为外设IO,有时候甚至好几个内置外设共用一个IO,这就是管脚复用现象。

比如随便一个管脚的原理图上:
PA2/USART2_TX/ADC123_IN2/TIM5_CH3/TIM2_CH3
表明这个管脚除了作为普通PA2之外,还作为复用IO,有USART2,ADC,TIM5,TIM2等……

总结:
1. 普通管脚就是GPIO,复用管脚(非普通管脚)就是AFIO;
2. 只要用到内置外设的管脚,都需要打开复用IO(AFIO),比如对外输出PWM波形,使用AD转换等。

画了个简图:
这里写图片描述

例程分析:

标题“什么时候需要AFIO”看来已经解决了,但仍让我困惑的是,同样是用到AFIO,为什么有的例程不需要(比如USART例程)打开AFIO,而有的例程(比如PWM呼吸灯和按键中断例程)却需要这句话打开AFIO:

//打开管脚复用AFIO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ENABLE);

我总结的规律是:

1.假如是用到挂载在APB2下的内置外设,比如下图中的ADC1/2,TIM1,SPI1,USART1,也算是管脚复用,但不需要打开AFIO语句,而是直接打开相应内置外设就好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2.假如是挂载在APB1下的内置外设,比如下图中,也用到了AFIO,也不用打开AFIO语句,而是直接打开相应内置外设就行了;

这里写图片描述

说来说去,什么时候用到打开AFIO呢?

  • 首先要有管脚复用功能AFIO;
  • 其次被复用的管脚一定是挂载在APB2上的,因为AFIO就是在APB2上;
  • 最后就是内置外设一定是上述APB2表中没有的,因为APB2有的话,直接打开就好了,也用不到打开AFIO;

根据以上条件,打开AFIO的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

挂载在APB1下的内置外设,经过重映射功能,把管脚映射到APB2上!

其实,一旦使用重映射功能,只能映射到APB2上,因为APB2表中第二个框子里面包括了GPIOA~E,几乎所有的管脚了。

复用时,是否打开AFIO & 管脚设置?

1.TIM3输出PWM,使用了重映射,所以有打开AFIO这句话;

被映射管脚设置为复用推挽输出:

GPIOC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AF_PP;//复用推挽输出

2.USART1串口传输,由于USART1挂载在APB2下,使用了AFIO,但是没有打开AFIO这句话,而是直接打开USART1;

被打开的USART管脚设置为复用推挽输出:
(推挽输出是为了点亮LED)

GPIO_InitStructure.GPIO_Mode=GPIO_Mode_AF_PP; //复用推挽输出

3.按键中断,是一种输入模式,关于IO中断,数据手册上有:

这里写图片描述

关于按键中断:

首先确认IO口接收外部中断是管脚复用;

其次输入模式没有复用输入,只有普通输入,所以要按照手册配置成浮空等;

最后,因为按键中断并不是APB2表中带有的复用,没法直接打开,所以要声明打开AFIO复用!

重映射内置外设步骤:

  1. 使能映射到的I/O端口时钟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D, ENABLE);
  2. 使能被新映射的外设时钟
    RCC_APB1PeriphClockCmd(RCC_APB1Periph_USART2, ENABLE);
  3. 使能AFIO功能的时钟(勿忘!)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AFIO, ENABLE);
  4. 打开重映射
    GPIO_PinRemapConfig(GPIO_Remap_USART2, ENABLE);

参考内容:

最初我看到这句话我是想当然的不相信的:

这里写图片描述

仔细理清AFIO和重映射的关系之后,发现确实时钟这样的,而且这里还说明了外部中断的管脚复用。

上面的重映射步骤,也是参考这个文章,感谢作者对新手的帮助!
什么时候需要用到RCC_APB2Periph_AFIO–复用IO时钟的使用—gtkknd

像这个说的也很好,新手确实很容易忘记打开AFIO以及相应的管脚,但是什么情况下打开没有说明清楚。其实就是在重映射的时候需要打开AFIO。

这里写图片描述

后来又发现了一位自称菜鸟的大神,在他的这篇文章(学习STM32(2)-IO-AFIO(复用功能IO和调试配置) )中关于这个问题讲的很清楚:

这里写图片描述

结语:

有时候发现,别人讲的有点乱自己怎么也看不明白,等自己理解透了才发现别人讲的这么有条理、这么准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83595.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偷偷地告诉学弟学妹们一个高效学习编程的秘密!大学四年悄悄惊艳他们,嘘

    偷偷地告诉学弟学妹们一个高效学习编程的秘密!大学四年悄悄惊艳他们,嘘今天来给大家谈一谈如何高效地学习编程。无论什么时候,找到学习的目标,以及学习的套路都非常的重要。找不到的话,就只能事倍功半,付出了很多努力,却迟迟得不到最好的回报。三四年前,我特别喜欢收藏文章,觉得有些技术文写得真好,忍不住收藏了!等过了一段时间后,闲得无聊,就去翻收藏夹,想着学一波,谁知道竟然找不到——不是微信给我删了,而是收藏夹里躺的“尸体”实在是太多了,根本就找不到。后来,我就总结了一个小窍门——每周收藏夹里最多躺五篇文章,如果想进来第六篇,之前的必须得清一篇。别小看这个小窍门,它真的有督促我去

    2022年9月27日
    0
  • linux用netstat查看服务及监听端口

    linux用netstat查看服务及监听端口

    2021年10月27日
    58
  • 菜地公告:元宵节《菜农新唐M0技术交流群》有条件散群预告

    菜地公告:元宵节《菜农新唐M0技术交流群》有条件散群预告菜地公告:菜农助学园地500人支柱群菜农新唐M0技术交流群:12047788长期致力于纯技术交流,与菜农助学群校:134915667一同奉行“饮水思源”之精神。菜农为了网友的合法权宜得到公正的待遇,特此做出如下沉痛之决议:在元宵节晚上8:25以前,若链接:http://bbs.ednchina.com/BLOG_ARTICLE_3001363.HTM中的“发表评论”少于

    2022年5月19日
    31
  • 简述ajax的实现原理_空气净化器的原理

    简述ajax的实现原理_空气净化器的原理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曾经写过一篇关于AJAX技术的随笔,不过涉及到的方面很窄,对AJAX技术的背景、原理、优缺点等各个方面都很少涉及null。这次写这篇文章的背景是因为公司需要对内部程序员做一个培训。项目经理找到了我,并且征询我培训的主题,考虑到之前Javascript、CSS等WEB开发技术都已经讲解过了,所以决定针对AJAX这一块做一个比较系统的培训,所以这篇文章实际上是一个培训的材料。  

    2022年9月11日
    0
  • pycharm打印不出来什么情况_pycharm中print报错

    pycharm打印不出来什么情况_pycharm中print报错问题描述:RUN脚本无法打印输出,只启动了控制台需要DEBUG,如下

    2022年8月29日
    0
  • zyltdlhr

    zyltdlhr

    2022年1月26日
    46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