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首先我们让数组的元素都是由两个数据域组成,data和cur。也就是说,数组的每一个下标都对应一个data和一个cur。数据域data用来存放数据元素,也就是通常我们要处理的数据;而游标cur相当于单链表中的next指针,存放该元素的后继在数组中的下标。我们把这种用数组描述的链表叫做静态链表。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下标为0的元素的cur就存放备用链表的第一个结点的下标;而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家桶1年46,售后保障稳定

首先我们让数组的元素都是由两个数据域组成,data和cur。也就是说,数组的每一个下标都对应一个data和一个cur。

数据域data用来存放数据元素,也就是通常我们要处理的数据;而游标cur相当于单链表中的next指针,

存放该元素的后继在数组中的下标。我们把这种用数组描述的链表叫做静态链表。

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下标为0的元素的cur就存放备用链表的第一个结点的下标;而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的cur

则存放第一个有数值的元素的下标,相当于单链表的头节点作用,当整个链表为空时,则为0,表示无指向。如图3-12-2所示


现在如果我们需要在“乙”和“丁”之间插入一个值为“丙”的元素,只需要将“乙”的cur改为7,表示下一位是“丙”,并将“丙”的cur改为3,表示下一位是丁。

如图3-12-3所示。

现在如果我们删除了第一个元素“甲”,表示现在“甲”这个位置空出来了,如果未来有新人要来则优先考虑这里,所以删除的位置成为第一个优先空位,即首元素的cur为1, 第一个元素位置的cur改为8,而下标为8的位置cur改为9,最后元素位置的cur改为2,如图3-12-4所示。

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

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

示例代码:(改编自《大话数据结构》)

 C++ Cod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ElemType;


/* 线性表的静态链表存储结构 */


typedef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

    
int cur; 
//为0时表示无指向
} StaticLinkList[MAXSIZE];

/* 将一维数组array中各分量链成一个备用链表,array[0].cur为头指针,”0″表示空指针 */


bool InitList(StaticLinkList array)

{

    cout << 
“InitList…” << endl;

    
for (
int i = 
0; i < MAXSIZE – 
2; i++)

    {

        array[i].cur = i + 
1;

    }


    
array[MAXSIZE – 
2
].cur = 
0
;  
/* 最后一个元素也是不可用的,倒数第二个元素的cur为0 */

    array[MAXSIZE – 
1].cur = 
0;   
/* 目前静态链表为空,最后一个元素的cur为0 */

    
return 
true;

}


/* 若备用空间链表非空,则返回分配的结点下标,否则返回0 */


int Malloc_SLL(StaticLinkList array)

{

    
int k = array[
0].cur;

    
if (k)

        array[
0].cur = array[k].cur;
/* 下一个分量用来做备用 */

    
return k;

}


/*  将下标为pos的空闲结点回收到备用链表 */


void Free_SLL(StaticLinkList array, 
int pos)

{

    array[pos].cur = array[
0].cur; 
/* 把第一个元素的cur值赋给要删除的分量cur */

    array[
0].cur = pos; 
/* 把要删除的分量下标赋值给第一个元素的cur */

}

int ListLength(StaticLinkList array)

{

    
int i = array[MAXSIZE – 
1].cur;

    
int j = 
0;

    
while(i)

    {

        i = array[i].cur;

        ++j;

    }

    
return j;

}


/*  在array中第pos个元素之前插入新的数据元素Elem  */


bool ListInsert(StaticLinkList array, 
int pos, ElemType Elem)

{

    cout << 
“Insert List from pos: “ << pos << 
” Item “ << Elem << endl;

    
if (pos < 
1 || pos > ListLength(array) + 
1)

        
return 
false;

    
int k = MAXSIZE – 
1;

    
int i = Malloc_SLL(array); 
/* 获得空闲分量的下标 */

    
if (i)

    {

        array[i].data = Elem;

        
for (
int l = 
1; l <= pos – 
1; l++)

            k = array[k].cur;

        array[i].cur = array[k].cur;
/* 把第pos个元素之前的cur赋值给新元素的cur */

        array[k].cur = i;
/* 把新元素的下标赋值给第pos个元素之前元素的cur */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删除在array中第pos个数据元素   */


bool ListDelete(StaticLinkList array, 
int pos)

{

    cout << 
“Delete List from pos: “ << pos << endl;

    
if (pos < 
1 || pos > ListLength(array))

        
return 
false;

    
int k = MAXSIZE – 
1;

    
for (
int l = 
1; l <= pos – 
1; l++)

        k = array[k].cur;

    
int j = array[k].cur;

    array[j].cur = array[pos].cur;

    Free_SLL(array, j);

    
return 
true;

}

bool ListTraverse(StaticLinkList array)

{

    cout << 
“List Traverse : “ << endl;

    
int k = MAXSIZE – 
1;

    
while (array[k].cur != 
0)

    {

        k = array[k].cur;

        cout << array[k].data << 
‘ ‘;

    }

    cout << endl;

    
return 
true;

}


int main(
void)

{

    StaticLinkList SSL;

    InitList(SSL);

    
for (
int i = 
1; i < 
5; i++)

        ListInsert(SSL, i, i);

    ListTraverse(SSL);

    ListDelete(SSL, 
3);

    ListTraverse(SSL);

    cout << 
“List Length : “ << ListLength(SSL) << endl;

    
return 
0;

}

输出为:

数据结构:静态链表[通俗易懂]


静态链表在插入和删除操作时不需要移动元素,只需要修改游标,从而改进了在顺序存储结构中插入和删除操作需要移动

大量元素的缺点;但并没有解决连续分配存储带来的表长难以确定的问题;并且失去了顺序存储结构随机存取的特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222409.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100G光模块有什么优势

    100G光模块有什么优势

    2021年7月6日
    83
  • USB3.0接口定义浅析

    USB3.0接口定义浅析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2294数码4-11357阅读14点赞3评论USB谁都见过、用过,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接口之一,USB早就走进了我们的生活。那么USB的接口定义是怎样的呢?让我来简单分析一下。因为USB3.0包括USB2.0的引脚,USB3.1和3.0引脚相同,所以本文以USB3.0(即USB3.1Gen1)为例来讲解。USB3.1一…

    2022年5月9日
    49
  • 内核态和用户态区别的重要性_cpu用户态和内核态区别

    内核态和用户态区别的重要性_cpu用户态和内核态区别内核态和用户态区别内核态和用户态区别当一个任务(进程)执行系统调用而陷入内核代码中执行时,我们就称进程处于内核运行态(或简称为内核态)。此时处理器处于特权级最高的(0级)内核代码中执行。当进程处于内核态时,执行的内核代码会使用当前进程的内核栈。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内核栈。当进程在执行用户自己的代码时,则称其处于用户运行态(用户态)。即此时处理器在特权级最低的(3级)用户代码中运行。当正在

    2022年9月17日
    1
  • RabbitMQ Network Partitions 处理策略[通俗易懂]

    RabbitMQ Network Partitions 处理策略[通俗易懂]网络分区的意义RabbitMQ的模型类似交换机模型,且采用erlang这种电信网络方面的专用语言实现。RabbitMQ集群是不能跨LAN部署(如果要WAN部署需要采用专门的插件)的,也就是基于网络情况良好的前提下运行的。这种假设就好比paxos并不解决拜占庭问题。为什么RabbitMQ需要这种前提假设?这个它本身的数据一致性复制原理有关。RabbitMQ采用的镜像队列是一种环形的逻辑结构,…

    2022年6月26日
    21
  • 【MIME笔记】

    我最近对互联网的一些技术细节很感兴趣,打算做一系列的笔记。====…

    2022年1月18日
    41
  • 2021 Pychram激活码_通用破解码

    2021 Pychram激活码_通用破解码,https://javaforall.net/100143.html。详细ieda激活码不妨到全栈程序员必看教程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年3月16日
    43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