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简单代码_gdal python

python简单代码_gdal python目标:实现GBDT+LR模型代码,并比较和各种RF/XGBoost+LR模型的效果,发现GBDT+LR真心好用啊。内容:构造GBDT+LR步骤训练阶段:1、获取特性信息2、训练GBDT分类器3、遍历GBDT树的叶子节点,拼接成一个常常的一维向量4、训练OneHot编码器5、训练LR模型预测阶段:1、把带预测的特征输入到GBDT2、获得叶子节点,拼接成一个常常的一维向量3、获得OneHot向量4、LR预测结果这里发现了上篇文章的一个错误:就是GBDT树的叶子节点,输

大家好,又见面了,我是你们的朋友全栈君。如果您正在找激活码,请点击查看最新教程,关注关注公众号 “全栈程序员社区” 获取激活教程,可能之前旧版本教程已经失效.最新Idea2022.1教程亲测有效,一键激活。

Jetbrains全系列IDE稳定放心使用

目标:GBDT+LR模型

实现GBDT+LR模型代码,并比较和各种RF/XGBoost + LR模型的效果(下篇),发现GBDT+LR真心好用啊。

继续修复bug:GBDT和LR模型需要分开用不同的数据训练,当数据量多的时候,就能体现出差别,分开训练时防止过拟合,能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


步骤:GBDT+OneHot+LR

构造GBDT+LR步骤
训练阶段:
1、 获取特性数据,拆分成3组,一组测试数据,一组GBDT训练数据,一组LR训练数据
2、训练GBDT分类器
3、遍历GBDT树的叶子节点,拼接成一个长长的一维向量
4、 训练OneHot编码器
5、 训练LR模型
预测阶段:
1、把带预测的特征输入到GBDT
2、获得叶子节点,拼接成一个常常的一维向量
3、获得OneHot向量
4、LR预测结果

这里发现了上篇文章的一个错误:
就是GBDT树的叶子节点,输出的不是0/1的预测值,也不是0/1的概率,而是一些实数值,值还比较大,因此,叶子节点的值,拼接出来的向量,是个长长的非稀疏矩阵。
结果表明,GBDT+LR效果好过单纯的GBDT。
GBDT模型不能太深,太深效果反而不好,可能跟GBDT容易过拟合有关系。


测试数据:iris

数据采用sklearn里面自带的iris花分类数据。为了模拟CTR的二分类效果,做了一下特殊处理:

1、 iris花是个3分类的数据,因此把分类为2的数据,统一归为0,这样就模拟了0/1的二分类
2、分类数据比0/1=2:1

提醒:貌似GBDT模型不能太深,太深效果反而不好,可能跟GBDT容易过拟合有关系。


代码: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np.random.seed(10)

# 加载测试数据
iris_data,iris_target = load_iris(return_X_y=True,as_frame=True)
iris_data.columns =['SepalLengthCm','SepalWidthCm','PetalLengthCm','PetalWidthCm']
print(iris_data.head(5))
print(iris_data.columns)
print(iris_target)
iris_target = pd.DataFrame(iris_target,dtype='float32')  #替换类型
print(iris_target.dtypes)
iris_target[iris_target['target']==2]=0  #把类别为2的归为0,这样模拟CTR的0/1标记。

iris=iris_data.merge(iris_target,left_index=True,right_index=True)  #拼接成一个大的Dataframe,便于拆分测试数据
print(iris.head(5))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 拆分测试数据和验证数据
iris_train ,iris_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test_size=0.8,random_state=203)
print(iris_train.head(5))

#拆分特征和标签为测试集和训练集
Y_train = np.array(iris_train['target'])
X_train = iris_train.drop(columns=['target'])

#训练集进一步拆分为GBDT训练集和LR训练集,两者分开,能防止过拟合,提升模型的泛化性能。
X_train_GBDT ,X_train_LR,Y_train_GBDT,Y_train_LR = train_test_split(X_train,Y_train,test_size=0.5,random_state=203)

print(X_train_GBDT.head(5))

Y_test = np.array(iris_test['target'])
X_test = iris_test.drop(columns=['target'])
print(X_test.head(5))

#训练GBDT模型
from sklearn.ensemble import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GBDT =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n_estimators=5)
GBDT.fit(X_train_GBDT,Y_train_GBDT)

#GBDT直接预测
GBDTPredict= GBDT.predict(X_test)

#获取GBDT叶子节点的输出,展开成1维
GBDTy=GBDT.apply(X_train_GBDT)[:,:,0]

#训练OneHot编码
from sklearn.preprocessing import OneHotEncoder
OneHot = OneHotEncoder()
OneHoty=OneHot.fit_transform(GBDTy)

# 导入线性模型LR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OneHot.transform(GBDT.apply(X_train_LR)[:,:,0])
LR = LinearRegression()
LR.fit(OneHot.transform(GBDT.apply(X_train_LR)[:,:,0]),Y_train_LR)

#test GBDT输出预测的概率值
GBDT.predict_proba(X_test)[:,1]

# 把测试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GBDT模型,然后得到叶子节点的值
GBDTtesty=GBDT.apply(X_test)[:,:,0]
print(GBDTtesty)
# 得到OneHot编码
OneHotTesty = OneHot.transform(GBDTtesty)
#LR模型预测
LRy= LR.predict(OneHotTesty)
print(LRy)

#导入评估模块,使用AUC 评估模型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roc_curve,roc_auc_score
# 测试GBDT+LR的预测效果
pr,fr,_=roc_curve(Y_test,LRy)
print(Y_test)
print('roc_auc_score of GDBT+LR is ',roc_auc_score(Y_test,LRy))

from matplotlib import pyplot
pyplot.plot(pr,fr)
pyplot.xlabel("pr")
pyplot.ylabel('fr')
pyplot.show()

# 测试GBDT预测的概率值和真值的差距
print('roc_auc_score of GDBT predict_proba is ',roc_auc_score(Y_test,GBDT.predict_proba(X_test)[:,1]))
# 测试GBDT预测值和真值的差距
print('roc_auc_score of GDBT predict is ',roc_auc_score(Y_test,GBDT.predict(X_test)))

结果比较:与直接GBDT模型的比较

roc_auc_score of GDBT+LR is  0.8348255634455078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直接用GBDT预测的结果:

roc_auc_score of GDBT predict_proba is  0.8260265514047544
roc_auc_score of GDBT predict is  0.8260265514047544

可以看到,GBDT+LR模型的效果,好于GBDT。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我们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布者:全栈程序员-站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javaforall.net/183636.html原文链接:https://javaforall.net

(0)
全栈程序员-站长的头像全栈程序员-站长


相关推荐

  • Spring集成MyBatis 事务管理

    Spring集成MyBatis 事务管理前言    spring事务管理包含两种情况,编程式事务、声明式事务。而声明式事务又包括基于注解@Transactional和tx+aop的方式。那么本文先分析编程式注解事务和基于注解的声明式事务。编程式事务管理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或者PlatformTransactionManager。对于编程式事务spring推荐使用TransactionTemplate。…

    2022年5月22日
    29
  • JS几种数组遍历方式总结

    JS几种数组遍历方式总结JS数组遍历的几种方式JS数组遍历,基本就是for,forin,foreach,forof,map等等一些方法,以下介绍几种本文分析用到的数组遍历方式以及进行性能分析对比第一种:普通for循环代码如下:for(j=0;j<arr.length;j++){}简要说明:最简单的一种,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虽然性能不弱,但仍有优化空间第二种:优化版for循环代码如下…

    2022年7月12日
    16
  • Android UI设计常用尺寸及基本知识

    Android UI设计常用尺寸及基本知识屏幕尺寸指实际的物理尺寸,为屏幕对角线的测量。为了简单起见,Android把实际屏幕尺寸分为四个广义的大小:小,正常,大,特大。像素(PX)代表屏幕上一个物理的像素点代表屏幕上一个物理的像素点。屏幕密度为解决Android设备碎片化,引入一个概念DP,也就是密度。指在一定尺寸的物理屏幕上显示像素的数量,通常指分辨率。为了简单起见,Android

    2022年6月15日
    33
  • 測试加入多级文件夹篇[通俗易懂]

    測试加入多级文件夹篇

    2022年1月26日
    35
  • filter suction_filter属性

    filter suction_filter属性概要说明       FilterDispatcher是早期struts2的过滤器,后期的都用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了,如2.1.6、2.1.8。StrutsPrepareAndExecuteFilter名字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prepare与execute,前者表示准备,可以说是指filter中的init方法,即配制的导入;后者表示进行过滤,指doF

    2022年8月16日
    1
  • mysql安装教程csdn_安装配置mysql教程

    mysql安装教程csdn_安装配置mysql教程一、下载地址:https://dev.mysql.com/downloads/mysql/当前最新是8.0版本,我选择上一个最新的mysql-5.7.24-winx64.zip二、安装MySQL安装文件分两种.msi和.zip,.msi需要安装zip格式是自己解压,解压缩之后其实MySQL就可以使用了,但是要进行环境变量配置zip格式是自己解压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

    2022年9月4日
    5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关注全栈程序员社区公众号